答韩十八驽骥吟

故人舒其愤,昨示驽骥篇。驽以易售陈,骥以难知言。
委曲感既深,咨嗟词亦殷。伊情有远澜,余志逊其源。
室在周孔堂,道通尧舜门。调雅声寡同,途遐势难翻。
顾兹万恨来,假彼二物云。贱贵而贵贱,世人良共然。
巴蕉一叶妖,茙葵一花妍。毕无才实资,手植阶墀前。
楩楠十围瑰,松柏百尺坚。罔念梁栋功,野长丘墟边。
伤哉昌黎韩,焉得不迍邅。上帝本厚生,大君方建元。
宝将庇群甿,庶此规崇轩。班尔图永安,抡择期精专。
君看广厦中,岂有树庭萱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《答韩十八驽骥吟》是作者对友人韩十八的回应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。

诗的开头提到友人韩十八写了一篇关于“驽骥”的文章,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。“驽”指的是普通的马,容易被人接受和卖出;“骥”指的是千里马,却因为难以被人理解而埋没。作者通过这个比喻,表达了对社会中人才被埋没、平庸者却得势的无奈与愤懑。

接下来,作者提到自己虽然身处儒家思想的核心(“周孔堂”)和道德理想的高地(“尧舜门”),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却很难实现。这是因为他的思想高雅,与现实格格不入,路途遥远,难以扭转现状。他看到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平,心中充满了遗憾。

然后,作者通过对比“巴蕉”“茙葵”和“楩楠”“松柏”来进一步说明这种不公平现象。巴蕉和茙葵虽然美丽,但并无实际价值,却被人种植在显眼的地方;而楩楠和松柏虽然坚实有用,却被人忽视,长在荒野之中。这象征了社会中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被埋没,而那些徒有其表的人却得势。

作者感叹韩十八的命运坎坷,认为在一个本应重视生命、追求进步的社会里,真正的人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。他呼吁社会应该像建造广厦一样,精心挑选和培养人才,而不是让无用的花草占据重要的位置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“驽骥”和“草木”的比喻,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埋没、平庸者得势的不公现象,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。诗歌语言简洁有力,情感真挚,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和思想深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