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

簳蜡为红烛,情知不自由。
细丝斜结网,争奈眼相钩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困境,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纠结和无法自拔的情感。

诗中提到“簳蜡为红烛”,意思是把竹筒里的蜡点燃做成红烛。这里用“红烛”来象征热情和希望,但“簳蜡”却暗示了这种热情是被迫的,不是自由的。所以,“情知不自由”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的无奈,明明知道自己是无法自由的,却还是无法控制自己。

接下来,“细丝斜结网”用蜘蛛织网的形象来比喻情感的纠缠。细丝斜斜地织成网,象征着情感的复杂和难以挣脱。最后一句“争奈眼相钩”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强烈吸引力,尽管知道是束缚,却依然被对方的眼神勾住,无法自拔。

整首诗词通过简单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深刻地表达了人在情感中的无奈和纠结。它让我们感受到,有时候即使明知是陷阱,情感的力量依然让我们无法挣脱,这正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裴諴

裴諴,唐朝诗人,闻喜人,晋公度之从子,官历职方郎中、太子中允。诗五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