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梅花引(再寄云裳)

沈沈莲漏入秋长。
怕昏黄。
易昏黄。
最忆当时,听雨话联床。
一样宵深闲不寐,问谁共,剪红灯、坐碧窗。
碧窗。
碧窗。
夜初凉。
月半廊。
花半墙。
梦也梦也,梦不到、春草池塘。
阵阵西风,吹露未成霜。
十幅蒲帆何日到,空望杀,美人兮、水一方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里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,情感细腻动人,像一封寄不出去的信。

上片(前半部分)从秋夜漫长写起。"莲漏"是古代计时器,滴答声让人感觉夜晚更长了。黄昏最容易勾起愁绪,作者用"怕""易"两字道出这种微妙心理。最难忘的是过去和朋友一起听雨聊天、深夜剪灯共话的温暖时光。"碧窗"的重复使用,像在轻声呼唤,带出夜晚凉意渐浓的画面——月光洒在半边走廊,花影映在半边墙上。

下片(后半部分)转入更深的情感。连做梦都梦不到朋友("春草池塘"化用谢灵运名句,代指朋友所在)。西风阵阵,露水未成霜,暗示思念尚浅却已难熬。望着江上船帆,期盼哪艘能带来朋友的消息,最终只能像《诗经》里那样,望着江水那头的朋友干着急。最后"美人"不是指美女,而是用古人对品德高尚者的尊称,指代思念的朋友。

全词用秋夜、月光、西风等意象营造清冷氛围,通过今昔对比、现实与梦境的落差,把"想见却见不到"的焦灼写得淋漓尽致。语言上重复"碧窗""梦也"等词,像不断盘旋的思绪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坐立不安的思念之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