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诗十一首 其五
寒食烟火冷,揽衣陟山丘。
宿草吐新颖,阴云凝暮愁。
遥瞩千万里,白杨悲飕飂。
眷兹坟土中,岂无公与侯。
春花递开落,百载乌能留。
桓山斲石椁,首阳埋一抔。
高人有达观,愚夫徒妄谋。
一死纵同归,厥生胡可侔。
九原叹随武,贤哲愿从游。
宿草吐新颖,阴云凝暮愁。
遥瞩千万里,白杨悲飕飂。
眷兹坟土中,岂无公与侯。
春花递开落,百载乌能留。
桓山斲石椁,首阳埋一抔。
高人有达观,愚夫徒妄谋。
一死纵同归,厥生胡可侔。
九原叹随武,贤哲愿从游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通过寒食节的场景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。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寒食节景象,烟火冷寂,诗人披衣登上山丘,眼前是旧草重新发芽,阴云笼罩,暮色中充满了愁绪。这种氛围为后文的思考奠定了基础。
诗人远望千里之外,白杨树在风中悲鸣,象征着人世的哀伤。他想到那些埋在坟墓中的人,无论是公侯还是普通人,最终都归于尘土。春花年复一年地开放又凋谢,百年光阴转瞬即逝,谁也无法长久留存。
接下来,诗人提到历史上的典故:桓山的石椁和首阳山的一抔土,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死观。他认为,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看透生死的本质,而普通人却往往执着于虚妄的追求。尽管所有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,但每个人的生命过程和意义却各不相同。
最后,诗人感叹,即使是像随武这样的贤哲,也难免在九泉之下叹息,表达了对贤人的敬仰和追随的愿望。整首诗通过寒食节的冷清景象,引发了对生死、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,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达观生死的人生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