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朝廷任职时的矛盾心理,既有对仕途的追求,又有对归隐的向往。
开头两句写主人公焚香读《易经》,追求与天道相通的精神境界,但朝廷的任命催促他不得不继续工作。"不肯休"三字透露出他内心的不情愿。
第三四句点出核心矛盾:他明白做官要顺应时势,但真正获得功名后反而感到忧虑。这里反映了古代文人"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"的思想困境。
五六句用两个华美的画面展现官场生活:在云雾缭绕的官署办公,在阳光照耀的金殿面见皇帝。"翠蓬""金殿"的富贵气象,反衬出主人公并不享受这种生活。
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:只有当自己的谏言能被君主采纳时,才有资格考虑归隐山林。这既表达了传统士大夫"以天下为己任"的责任感,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。
整首诗用平实的比喻(如云雾沾衣、阳光照冠冕)把抽象的仕隐矛盾具象化,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官员"身在庙堂,心向江湖"的普遍心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