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西庵寺

西庵深入西山里,算得当年少客游。
密密石丛盘小径,涓涓云窦泻寒流。
松皆有节谁青盖,僧尽无心也白头。
欲刷粉牌书姓字,调卑官冗不堪留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藏在深山里的古寺——西庵寺,以及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。

前两句点明西庵寺的位置偏远,藏在西山深处,游客稀少。接着用"密密石丛"和"涓涓云窦"两个生动的画面,勾勒出山间小径蜿蜒、清泉流淌的幽静景象。"寒流"二字既写泉水清凉,也暗示环境的孤寂。

五六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古寺的沧桑:松树虽然还保持着青翠("有节"指松树挺拔有气节),但已不如当年茂盛;寺里的老僧们修行到忘却尘世("无心"),头发也都白了。这两句透露出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嘲:想在寺里题名留念,但觉得自己官职低微、公务缠身("调卑官冗"),不配在这清静之地留下痕迹。这种自我调侃反而更凸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,以及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。

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,通过对古寺环境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以及身处官场的身不由己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想逃离却逃不掉"的无奈,这种心情现代人也很容易共鸣。

张士逊

(964—1049)光化军乾德人,字顺之,号退傅。太宗淳化三年进士。历任监察御史、侍御史。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。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曹汭狱事起,得罪太后,遂罢知江宁府。明道初再入相,次年坐事罢,出判许州,徙河南府。宝元初,复入相,封郧国公。康定年间,朝廷多事,机务悉委之,但无所建明,为谏官韩琦所论,封邓国公致仕。卒谥文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