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 其二

谢家仙观寄云岑,岩萝拂地成阴。
洞房不闭白云深。
当时丹灶,一粒化黄金。
石壁霞衣犹半挂,松风长似鸣琴。
时闻唳鹤起前林。
十洲高会,何处许相寻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临江仙》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仙境,充满了想象与美感。

首先,诗词开篇提到“谢家仙观寄云岑”,这里提到了一个名叫“谢家”的仙人所居住的道观,它隐藏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中。道观周围藤萝密布,遮天蔽日,显得非常幽静。接着,“洞房不闭白云深”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,道观的白云缭绕,仿佛与外界的尘世隔绝,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感觉。

接下来,“当时丹灶,一粒化黄金”提到了炼丹的场景。炼丹是古代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象征,这里的“一粒化黄金”可能是指炼丹成功后,丹砂变成了珍贵的金丹,象征着修炼的成果。

然后,“石壁霞衣犹半挂”描绘了石壁上挂着的霞光,像仙女的衣裳一样美丽。而“松风长似鸣琴”则用松树的风声比喻成琴声,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。

最后,“时闻唳鹤起前林”提到仙鹤的鸣叫声,鹤在古代常被视为仙人的坐骑,象征着长寿与仙气。而“十洲高会,何处许相寻”则是诗人对仙境的向往,十洲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渴望,但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这个地方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仙境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、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,充满了神秘与美感。诗词中的意象如白云、丹灶、霞光、松风、仙鹤等,都营造出一种宁静、幽远的仙境氛围,让人心生向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