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李端

三年剪拂感知音,哭向青山永夜心。竹在晓烟孤凤去,
剑荒秋水一龙沈。新坟日落松声小,旧色春残草色深。
不及此时亲执绋,石门遥想泪沾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写的一首怀念故友李端的作品。诗中充满了深深的哀伤和思念之情。

首句“三年剪拂感知音”,表达的是作者与李端的友情深厚。就像用梳子梳理羽毛一样,三年来不断地相互鼓励、支持,彼此成为对方最重要的人。这里“感知音”比喻朋友之间的共鸣和理解。

“哭向青山永夜心”,是说在寂静的夜晚,诗人对着青山悲痛地哭泣,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伤。

接下来,“竹在晓烟孤凤去,剑荒秋水一龙沈”,这里使用了象征的手法,竹子和秋水分别象征着李端的高尚品质和孤高脱俗的人格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,更寄托了诗人的哀思。

“新坟日落松声小,旧色春残草色深”,描绘了诗人来到李端的墓地时的情景。日落时分,松声虽小,但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哀愁。春色已残,草色更深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故友的怀念。

最后两句“不及此时亲执绋,石门遥想泪沾襟”,写出诗人没有在李端的葬礼上亲自送别,只能在远处遥想,泪水沾湿了衣襟。这里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哀痛,希望能亲自送别故友,却只能遥想。

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叠加,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哀伤之情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,将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而深刻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周朴

周朴(?—878),字见素,一作太朴,福州长乐人。【《全唐诗》作吴兴(今湖州)人。此从《唐才子传》】生年不详,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。工于诗,无功名之念,隐居嵩山,寄食寺庙中当居士,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。与诗僧贯休、方干、李频为诗友。周朴,唐末诗人,生性喜欢吟诗,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