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兰亭无艳质,此时金谷有高人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两个历史名地,表达了时光流转、人事变迁的感慨。

第一句"昔日兰亭无艳质"说的是:当年王羲之写下《兰亭集序》的兰亭,如今已看不到当年的风雅盛况。"艳质"在这里指代当年参与雅集的文人风采。诗人感叹曾经的文坛盛事已成过往。

第二句"此时金谷有高人"则笔锋一转:而现在的金谷园(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)却出现了品行高洁的隐士。"高人"暗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贤者。

这两句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用"兰亭"和"金谷"两个历史地点形成时空对照 2. "无艳质"与"有高人"形成鲜明对比 3. 通过地点变迁暗示时代更迭中不变的是对高尚品格的追求
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这两个经典意象的今昔对比,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:繁华易逝,但精神追求永存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杨汝士

杨汝士,唐代人,(约公元821年前后在世)字慕巢,虢州弘农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穆宗长庆初前后在世。元和四年,(公元八o九年)登进士第。牛僧孺、李宗闵待之善,引为中书舍人。开成元年,(公元八三六年)由兵部侍郎出镇东川。入为吏部侍郎。终刑部尚书。汝士善诗。裴度居守东都,夜宴,半酣,与诸客联句。时元稹、白居易均在座,有得色。依次至汝士,汝士句云:“昔日兰亭无艳质,此时金谷有高人”。居易知不能复加,遽裂之,曰:“笙歌鼎沸,勿作冷淡生活”!稹顾居易曰:“乐天所谓能全其名者”!杨汝士曾“压倒元白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