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用生活中的小动作比喻人生大道理,充满禅意又接地气。
前两句"仰面穿针不见天,低头拾荠不见地"就像在说:当我们太专注某个目标时(比如仰头穿针),反而会忽略更大的视野(看不见天空);太纠结细节时(比如弯腰捡野菜),反而看不清脚下的路。就像现代人盯着手机屏幕,却错过了身边的风景。
"天地针芥无处安"是说:当人钻牛角尖时,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容不下自己,连针尖大的事都放不下。就像生活中遇到烦恼时,觉得天都要塌了。
最妙的是"堂堂面目眼中翳",比喻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执念蒙蔽,就像眼睛进了沙子看不清真相。就像吵架时总觉得全是对方的错,其实是自己的偏见在作怪。
最后两句像是禅师在点醒世人:别以为自己看透了(谛当未彻),那些纠结小事的人(龊人)反而可能活得精彩(真大彩)。这提醒我们:有时候放下执念,像孩子一样简单看待世界,反而能发现生活的美好。
全诗用穿针、捡菜这些日常动作,告诉我们:别活得太较真,抬头看路也要低头看脚下,保持开放心态才能看见生活的全貌。就像现在流行说的"别让芝麻小事挡住你看星空的眼睛"。
释道昌
释道昌(一○八九~一一七一),号月堂,又号佛行,俗姓吴。霅之宝溪(今浙江吴兴)人。年十三祝发,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,悟彻。于是以遍参为志,游淮楚湖湘间,依长灵卓、保宁玑、圆悟勤诸大宗师。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,俾掌藏为众说法。又补穹窿瑞光,迁育王。高宗建炎中退席。绍兴初居间中大吉,徙秀峰龟山,移金陵蒋山,奉旨擢径山灵隐。三十一年(一一六一),退藏灵泉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四),主临安府净慈寺。七年卒,年八十三。为青原下十四世,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。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二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六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