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与友人相聚的美好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热爱,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自省。
首联“题遍碧苔笺,吟残绿水篇”写的是诗人和友人一起在碧绿的苔藓上题诗,吟唱着关于绿水的诗篇。这里“碧苔”和“绿水”都是自然景物的象征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意的追求。
颔联“流霞穿树出,明月隔溪悬”描绘了夏日傍晚的美景:晚霞穿过树林,明月悬挂在溪水对岸。这一联通过“流霞”和“明月”的意象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浪漫与惬意。
颈联“乍听声声笛,还逢泛泛船”写的是诗人忽然听到笛声,又看到小船在水上泛游。笛声和小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,但它们在这里被赋予了诗意,象征着友人之间的相聚与交流。笛声悠扬,小船轻轻,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。
尾联“琴心谁共识,山水自相怜”是诗人的内心独白。琴心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志向,诗人感叹谁能理解自己的内心呢?只有山水与自己相伴,互相怜惜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省,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寄托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夏日美景和友人相聚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,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自省。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读来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惬意与内心的宁静。
周文
周文(?-前209),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。即周章,陈县人。战国末年,曾为项燕军视日,推算时辰吉凶。侍奉过春申君黄歇,自称懂得兵法。陈胜称王后,授予将军印,西向攻秦。 行军途中,不断征集士兵,至函谷关,已有兵车千辆,士兵数十万,不久进驻戏亭(今陕西临潼东)。 秦派少府章邯率主力反扑。他孤军深入,缺乏战斗经验,败退出函谷关,军次曹阳(今河南三门峡西南),后又退至渑池(今河南渑西)。章邯追兵复至,他战败自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