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,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。
首先,“爱彼云外人,求取涧底泉”这两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、生活在云外之人的羡慕,以及他们追求清澈山泉的纯净生活方式。这里,“云外人”象征着那些不受世俗束缚、心灵自由的人,而“涧底泉”则代表着纯净、自然的美好。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简单、纯净生活的向往。
接下来,“风吹芭蕉拆,鸟啄梧桐落”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:风吹过芭蕉,叶子被吹开;鸟儿啄食梧桐树,树叶随之飘落。这些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,给人一种安详、平和的感觉。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,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恬淡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纷扰、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。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不妨停下来,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,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。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,正是这首诗词的精髓所在。
朱放
[唐](公元七七三年在世)字长通,襄州南阳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。初居汉水滨,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、镜湖间。与女诗人李冶,上人皎然,皆有交情。大历中,辟为江西节度参谋。贞元二年,(公元七八六年)诏举“韬晦奇才”,下聘礼,拜左拾遗,辞不就。放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