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蛮 回文

睡惊秋近鸣虫砌。苍鬓掺匀霜。影孤灯翳冷。长叹浩歌狂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成意境,我们可以拆解成几个画面来理解:

1. 秋虫惊梦 "睡惊秋近鸣虫砌"——半夜被蟋蟀声惊醒,才发现台阶缝隙里秋虫在叫。这个细节立刻让人感受到:秋天真的来了。虫子叫声成了季节的闹钟。

2. 对镜见白发 "苍鬓掺匀霜"——照镜子看见灰白头发里掺着银丝,像撒了一层霜。这里用"掺匀"特别生动,不是零星几根白发,而是均匀混杂的状态,暗示衰老来得突然又彻底。

3. 孤灯寒影 "影孤灯翳冷"——灯光昏暗摇曳,投下孤独的影子。"翳"字用得妙,既是灯光被遮蔽的朦胧感,又暗喻心情的阴郁,连影子都带着寒意。

4. 长歌当哭 "长叹浩歌狂"——最后情绪爆发,从叹息到放声高歌。这种"狂"不是真高兴,而是用大声歌唱来对抗孤独和衰老,有种苦涩的潇洒。

回文诗的巧思: 倒读"狂歌浩叹长,冷翳灯孤影。霜匀掺鬓苍,砌虫鸣近秋惊睡"同样成立,像倒放的电影——先看到主人公醉酒狂歌,再发现他独对孤灯,最后镜头推近到白发和秋虫,揭晓这是深夜无眠的缘由。

现代启示: 诗人用短短几句捕捉了中年人深夜独处的经典场景:被细微声响惊醒,突然意识到时光流逝(秋虫/白发),在孤独中自我排遣。这种"明明很寂寞却用豪放掩饰"的状态,今天刷夜失眠的现代人也会共鸣。

孟宗献

开封人,字友之,号虚静居士。世宗大定三年,乡、府、省、御,四试皆第一,时称孟四元。授供奉翰林,改曹王府文学,兼记室参军。工词。迁同知单州军事。丁母忧,哀毁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