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、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。它通过几个关键元素,展现了高人隐士的逍遥自在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。
首先,诗词开篇就点明了“高人”远离市井繁华,选择隐居山林的态度。这里的“高人”指的是那些有智慧、有境界的人,他们追求的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,而是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。诗人用“超然离俗表”来形容这种境界,仿佛他们与世俗世界划清了界限,真正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。
接着,诗词提到了“宣圣有遗言”,这里的“宣圣”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圣人或智者,他们的遗言告诉我们,仁智之人适合在山水中安身立命。山水不仅是自然的象征,更是心灵的寄托。在山水之间,人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。
诗词的后半部分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日常生活。他们与猿鹤为伴,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,远离人世的纷扰。隐士们在白云深处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,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。明月下,他们弹奏一曲《小重山》,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,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宁静与美好之中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高人隐士的隐居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。它提醒我们,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,不妨偶尔放慢脚步,回归自然,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。这种生活态度不仅是对个人的修养,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。
长筌子
长筌子(生卒年不详),名不详,生平无考。金末人,道士。有《洞渊集》五卷,收入《正统道藏》,其中有文赋三十一篇,诗词百馀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