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多令 感怀

玉笛送清秋。
红蕉露未收。
晚香残、莫倚高楼。
寒月羁人同是客,偏伴我、住幽州。
小院入边愁。
金戈满旧游。
问五湖、那有扁舟。
梦里江声和泪咽,何不向、故园流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清秋时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。

开篇以“玉笛送清秋”点明时节,秋天的笛声悠扬,带着一丝凄凉。接着,“红蕉露未收”描绘了清晨露珠未干的景象,暗示时光的流逝和游子的无奈。随后,“晚香残、莫倚高楼”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,提醒游子不要登高望远,以免触景伤情。

“寒月羁人同是客,偏伴我、住幽州”写出了游子的孤独。寒冷的月光下,游子感到自己与月亮一样,都是异乡的客人。身处幽州,月亮成了他唯一的陪伴,凸显了他与家乡的遥远距离。

“小院入边愁。金戈满旧游”则转向了游子内心的忧愁。小院里充满了边地的愁绪,曾经的游历如今被战争的阴影笼罩,让他无法安心。他不由得问:“问五湖、那有扁舟。”五湖是古代传说中的隐逸之地,游子渴望有一叶扁舟,载他远离纷扰,回归故土。

最后,“梦里江声和泪咽,何不向、故园流”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梦中的江水流淌,伴随着他的泪水,他多么希望这江水能流向故乡,带他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。

整首诗词通过清秋、寒月、小院等意象,勾勒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园的思念。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读来让人感同身受,体会到游子内心的无奈与渴望。

徐灿

徐灿(约1618-1698),字湘苹,又字明深、明霞,号深明,又号紫言(竹字头)。江南吴县(今苏州市西南)人。明末清初女词人、诗人、书画家,为“蕉园五子”之一。光禄丞徐子懋女,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。从夫宦游,封一品夫人。工诗,尤长于词学。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兴亡之感。又善属文、精书画、所画仕女设色淡雅、笔法古秀、工净有度、得北宋人法,晚年画水墨观音、间作花草。著有《拙政园诗馀》三卷,诗集《拙政园诗集》二卷,凡诗二百四十六首,今皆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