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十岁时尝从先子入武夷山

小时如梦里,官舫泊名山。弱葛缘霄路,陵苕拂佩环。

峰殊三十六,水竟九重湾。手泽成龙杖,仙源渺莫攀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十岁时跟随父亲游览武夷山的经历,用充满童真的视角和梦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幻美景。

开篇"小时如梦里"直接点明这是童年记忆,像梦一样朦胧美好。"官舫泊名山"交代了当时的场景:坐着官船来到武夷山。接下来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山景:细弱的藤蔓像要攀上云霄,野草轻拂着行人的佩饰,山峰千姿百态(三十六是虚指),溪水蜿蜒曲折。这些描写既展现了武夷山的险峻奇特,又透露出孩童眼中对自然的新奇感受。

最后两句情感升华:父亲留下的龙形手杖("手泽"指先人遗物)还在,但仙境般的武夷山已遥不可及。这里既有对父亲的怀念,也暗含时光流逝、童年不再的怅惘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将童真视角与成人感慨完美结合,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武夷山的神奇壮美,又能体会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眷恋。特别是"弱葛""陵苕"等细微之物的描写,非常贴合孩童观察世界的角度,让整首诗充满灵动的生活气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