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方太夫人西还

旧游京国久相亲,三载同淹紫塞尘。
玉佩忽携春色至,兰灯重映岁华新。
多经坎坷增交谊,遂判云龙断夙因。
料得鱼轩回首处,沙场犹有未归人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送方太夫人西还》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感慨的送别诗,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

诗的开头,作者回忆了与友人在京城相识相知的美好时光,两人在紫塞(古代指边塞地区)共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,彼此情谊深厚。这里的“紫塞尘”不仅指边塞的风沙,也象征了两人在艰苦环境中的相伴与支持。

接下来,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到来,玉佩和兰灯象征着美好与希望,暗示着新的开始。然而,岁月的流转也让作者感慨万千,他们经历了无数坎坷,友情因此更加深厚,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分别。这里的“判云龙”比喻两人像云和龙一样,曾经相伴,如今却要分离,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。

最后,作者想象友人回首望去,沙场上还有许多未归的人,暗示了战乱或动荡的时局,增添了一丝悲凉与无奈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,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,同时也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悲凉,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
徐灿

徐灿(约1618-1698),字湘苹,又字明深、明霞,号深明,又号紫言(竹字头)。江南吴县(今苏州市西南)人。明末清初女词人、诗人、书画家,为“蕉园五子”之一。光禄丞徐子懋女,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。从夫宦游,封一品夫人。工诗,尤长于词学。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兴亡之感。又善属文、精书画、所画仕女设色淡雅、笔法古秀、工净有度、得北宋人法,晚年画水墨观音、间作花草。著有《拙政园诗馀》三卷,诗集《拙政园诗集》二卷,凡诗二百四十六首,今皆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