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双调】水仙子_仲春湖上雨

仲春湖上

雨痕著物润如酥,草色和烟近似无,岚光罩日浓如雾。上春风啼鹧鸪,斗娇羞粉女琼奴。六桥锦绣,十里画图,二月西湖。

渡瓜州

渚莲花脱锦衣收,风蓼青雕红穗秋,堤柳绿灭长条瘦。系行人来去愁,别离情今古悠悠。南徐城下,西津渡口,北固山头。

客乡秋夜

梧桐一叶弄秋晴,砧杵千家捣月明,关山万里增归兴。隔嵯峨白帝城,捱长宵何处销凝?寒灯一檠,孤雁数声,断梦三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仲春湖上雨》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的美丽画卷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。

首句“仲春湖上雨痕著物润如酥”,描绘了春天刚刚来临,西湖边细雨绵绵,大地被雨水滋润得如同酥软一般,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。

“草色和烟近似无,岚光罩日浓如雾”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烟雾缭绕的景象,淡淡的草色与轻烟交织在一起,仿佛看不见,而山岚的雾气却将阳光笼罩得如同浓雾一般,给人以朦胧的美感。

“上春风啼鹧鸪,斗娇羞粉女琼奴”春风中传来鹧鸪的啼鸣,仿佛少女们在互相争奇斗艳。这里用“粉女琼奴”比喻娇羞的少女,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

“六桥锦绣,十里画图,二月西湖”接下来,诗人用“六桥锦绣,十里画图”来形容西湖的美景,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,让人赏心悦目。这六桥、十里风光,也象征着西湖的繁华与美丽。

“渡瓜州渚莲花脱锦衣收,风蓼青雕红穗秋,堤柳绿灭长条瘦”接下来的三句开始描绘秋景,渡过瓜洲洲渚,莲花开始凋谢,泛黄的蓼草在秋风中摇曳,而堤岸上的柳树也已经变得枯瘦。这几句的转换将时间带入秋天,展现了季节的流转。

“系行人来去愁,别离情今古悠悠”诗人感叹行人们在这样的时节来来往往,心中满是离愁别绪,这种情感自古以来都是如此。

“南徐城下,西津渡口,北固山头”这三句进一步点明地点,南徐城、西津渡口、北固山,这些地方都是诗人曾经或想象中的离别之地,增添了对过往的怀念。

最后,“客乡秋夜梧桐一叶弄秋晴,砧杵千家捣月明,关山万里增归兴”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,秋夜中的梧桐叶飘落,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寂寥,远处传来捣衣声,勾起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,增添了对万里之外家乡的渴望。

“隔嵯峨白帝城,捱长宵何处销凝?寒灯一檠,孤雁数声,断梦三更”诗人用“嵯峨白帝城”比喻高远的家乡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长夜难眠,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,听着孤雁的叫声,梦中也难以回到家乡,表达了无法回去的无奈与伤感。
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将春夏秋冬的景色、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,既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,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。

赵善庆

赵善庆(?-1345年后),元代文学家。一作赵孟庆,字文贤,一作文宝,饶州乐平(今江西乐平县)人。《录鬼簿》说他「善卜术,任阴阳学正」。著杂剧《教女兵》、《村学堂》八种,均佚。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。《太和正音谱》称其曲「如蓝田美玉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