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·和游午桥庄

晓坛初毕祀,弭盖共寻幽。
鸟哢林中出,泉声冰下流。
攀条惊雪尽,翻袂爱风柔。
好驻城南马,春桑遍陌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。

首句“晓坛初毕祀,弭盖共寻幽”说的是清晨,祭祀活动刚刚结束,诗人放下车盖,与朋友们一起寻找幽静的地方。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。

“鸟哢林中出,泉声冰下流”描绘了林中鸟儿欢快的鸣叫和冰下泉水潺潺的声音。这些自然的声音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森林中,感受到春天的气息。

“攀条惊雪尽,翻袂爱风柔”写的是诗人攀折树枝时,惊讶地发现积雪已经消融,春风轻柔地拂过衣袖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温暖,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。

最后一句“好驻城南马,春桑遍陌头”意思是诗人希望能在城南停留,因为那里春天的桑树遍布田间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留恋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读者在阅读时,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。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