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相者王月屋

布囊诗卷胜黄金,白纻乌纱碧眼深。
自是清时少遗逸,不须物色到山林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相术师王月屋的赞赏,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看法。

首句“布囊诗卷胜黄金”,用“布囊”和“诗卷”这样的简单物品来对比“黄金”,说明在作者眼中,知识和文化比财富更加珍贵。王月屋虽然只是一个相术师,但他的才学和见识胜过了世俗的财富。

第二句“白纻乌纱碧眼深”,描绘了王月屋的外貌和气质。“白纻”是一种白色的细布,象征着朴素;“乌纱”是古代官员的帽子,暗示着王月屋虽然不在官场,但有着不凡的气度;“碧眼深”则形容他的眼神深邃,透露出智慧和洞察力。

第三句“自是清时少遗逸”,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。他认为在清明的时代,像王月屋这样有才华的人本应得到重用,但现实中却少有这样的人才能脱颖而出,暗示了时局的不尽如人意。

最后一句“不须物色到山林”,意思是说,像王月屋这样的人才并不需要刻意去山林中寻找,他们就在我们身边。这句话既是对王月屋的肯定,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——真正的人才被埋没,而社会却未能发现和利用他们的才能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王月屋的赞美,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人才的珍惜。它提醒人们,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财富和地位,而在于内在的才华和品格。同时,也对社会未能善用人才的现象提出了含蓄的批评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