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灯花

阑边不见蘘蘘叶,砌下惟翻艳艳丛。
细视欲将何物比,晓霞初叠赤城宫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金灯花》描绘了一种美丽的花朵,通过对花朵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。

首先,诗中提到“阑边不见蘘蘨叶”,意思是说在栏杆旁边看不到常见的绿叶,暗示这种花朵的叶子并不显眼,或者已经凋落。接着,“砌下惟翻艳艳丛”描绘了花朵盛开在台阶下,色彩艳丽,形成了一片绚烂的花丛。这里用了“艳艳”一词,强调了花朵的鲜艳夺目。

然后,诗人进一步思考,如何来形容这种花的美丽呢?他说“细视欲将何物比”,意思是仔细观察后,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比喻。最后,他想到“晓霞初叠赤城宫”,将金灯花比作清晨的霞光,层层叠叠,仿佛赤城宫中的景象。赤城宫是传说中的仙宫,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如同仙境一般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金灯花的艳丽和超凡脱俗的美。诗人用清晨的霞光来比喻花朵,不仅形象生动,还赋予了它一种梦幻般的美感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。这种将自然之美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手法,增添了诗歌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。

薛涛

薛涛(约768~832年),唐代女诗人,字洪度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,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。居成都时,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,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。韦皋任节度使时,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,但因格于旧例,未能实现,但人们却称之为“女校书”。曾居浣花溪(今有浣花溪公园)上,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,后人仿制,称“薛涛笺”。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