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雪应令诗

思鸟聚寒芦,苍云轸暮色。
夜雪合且离,晓风惊复息。
婵娟入绮窗,徘徊鹜情极。
弱挂不胜枝,轻飞屡低翼。
玉山聊可望,瑶池岂难即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生动画面,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。

开头两句“思鸟聚寒芦,苍云轸暮色”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象:鸟儿聚集在寒冷的芦苇丛中,灰暗的云层笼罩着暮色,给人一种寂静而略带忧郁的感觉。

接下来的“夜雪合且离,晓风惊复息”描写了夜晚的雪和清晨的风。雪时而密集,时而稀疏,风时而猛烈,时而平静,展现了自然变化的动态美。

“婵娟入绮窗,徘徊鹜情极”中,“婵娟”通常指月亮或美好的事物,这里可能指雪光或月光照进精美的窗户,让人徘徊凝望,情感达到极致。

“弱挂不胜枝,轻飞屡低翼”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雪的轻盈——雪花柔弱地挂在树枝上,似乎承受不住重量,又像轻盈的鸟儿低飞,翅膀轻轻扇动。

最后两句“玉山聊可望,瑶池岂难即”是诗人的想象和感慨:眼前的雪景宛如玉山一般纯净美丽,仿佛传说中的仙境瑶池也不难到达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,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思考。

整首诗语言优美,画面感强,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,又有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思考,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灵动,以及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。

沈约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