剡山夜月(一题剡溪舟行)

月在沃洲山上,人归剡县溪边。
漠漠黄花覆水,时时白鹭惊船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灵动的江南月夜行舟图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让人身临其境的美感。

前两句"月在沃洲山上,人归剡县溪边"像电影的开场镜头:月亮静静挂在山头,旅人乘着小船沿溪而归。两个地名不仅点明位置,更让画面有了真实感,仿佛我们也在跟着诗人夜游。

后两句"漠漠黄花覆水,时时白鹭惊船"突然让画面活了起来:岸边黄花无声飘落,铺满水面;忽然白鹭被行船惊起,打破夜的宁静。"漠漠"和"时时"这对叠词用得巧妙,一个写静景的绵延,一个写动景的突然,形成鲜明对比。

全诗最妙的是动静结合的手法。皎洁的月光、飘落的黄花是静的,惊飞的白鹭、摇晃的小船是动的。诗人就像个高超的摄影师,用20个字拍出了一段短视频:先给月亮一个特写,然后镜头下移拍到溪中行船,接着岸边黄花纷纷入画,最后突然飞起的白鹭让整个画面都生动起来。

这种平淡中见神奇的写法,正是古人说的"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"。没有直接说多美多幽静,但读着读着,我们仿佛也成了那个月夜归舟的旅人,听见船桨划水声,看见惊起的白鹭掠过水面。

朱放

[唐](公元七七三年在世)字长通,襄州南阳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。初居汉水滨,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、镜湖间。与女诗人李冶,上人皎然,皆有交情。大历中,辟为江西节度参谋。贞元二年,(公元七八六年)诏举“韬晦奇才”,下聘礼,拜左拾遗,辞不就。放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