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以芍药花为引子,通过花的意象抒发了对往昔繁华与人事变迁的感慨。
前两句写芍药虽不如桃李争春,但它的美只适合出现在梦境中。这里用"梦乡"暗示美好却虚幻,为全诗定下朦胧哀婉的基调。
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芍药之美:曾在华贵殿堂见过它金丝般的艳丽(纶阁指豪华建筑),又像仙女初次试穿玉楼妆容。晨露像深浅不一的泪珠挂在烟雨中,雨后阳光让花香更显温柔。这里用"泪"字暗藏伤感,将花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。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:当年唐玄宗从蜀地回长安时,芍药开得正好,但他已不忍看那些曾相伴的嫔妃。这里用历史典故(安史之乱后玄宗返京)暗喻物是人非——花依旧美,但赏花人的心境已完全不同。
全诗妙在表面咏花,实则写情。通过芍药的"艳妆"与"泪痕"的对比,历史典故的化用,传递出对美好事物易逝、繁华成空的深切感伤。最打动人心的,是那种"花还在,人已非"的怅惘,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"不忍看"的旧时光。
施枢
施枢,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(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)字知言,号芸隐,丹从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工诗。嘉熙时,(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)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。又尝为越州府僚。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