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杨东木时的情景,充满了冬日里的温情与知音相逢的感慨。
前两句"相看铩翮漫歌呼,羡尔龙文与凤雏":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纵情高歌,羡慕对方才华出众("龙文""凤雏"比喻杰出人才)。"铩翮"原指鸟羽受伤,这里暗喻人生挫折,但此刻的欢聚冲淡了失意。
中间四句描绘冬日拜访的温馨场景:冒着严寒乘船前往("买棹寒江"),江面几乎结冰;在细雨绵绵的夜晚与友人同榻而眠,把酒言欢。"汤提点"指煮茶,"木野狐"是围棋别称,这些细节展现了他们品茶下棋、彻夜长谈的雅趣。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:若不是老友热情接待("施榻待"),自己只能在风雪中独自归去("菰芦"指简陋的住所)。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,也透露出文人清贫自守的志趣。
全诗通过寒江、细雨、长夜等意象营造出冬日特有的静谧氛围,而歌呼、饮酒、对弈等动态描写又为画面注入活力,在清冷中见温暖,在简朴中显高雅,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真挚淳厚的友谊。
吴敬梓
吴敬梓(1701—1754年),字敏轩,一字文木,号粒民,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。汉族,安徽省全椒人。因家有“文木山房”,所以晚年自称“文木老人”,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,故又称“秦淮寓客”(现存吴敬梓手写《兰亭序》中盖有印章:“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”)。后卒于客中。著有《文木山房诗文集》十二卷(今存四卷)、《文木山房诗说》七卷(今存四十三则)、小说《儒林外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