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陵

恭俭相仍自足称,路人犹解指阳陵。
河间不立胶东立,礼乐千年尚未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景帝阳陵的朴素与汉武帝的铺张,讽刺了统治者表面推崇节俭、实则追逐享乐的现象。

首句"恭俭相仍自足称"说汉景帝(葬于阳陵)以恭俭著称,连路人都知道阳陵的位置,暗示其节俭美德广为人知。但后两句笔锋一转:景帝本应传位给崇尚儒学的河间王,却立了好大喜功的胶东王(即汉武帝)为太子。结果汉武帝大兴土木、追求享乐,导致儒家提倡的礼乐制度千年都未能真正振兴。

诗人用"礼乐千年尚未兴"的夸张说法,表面是说儒家礼制未能复兴,实则讽刺统治者说一套做一套——嘴上推崇节俭礼制,实际却纵情享乐。这种古今对比的手法,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当时社会类似的现象,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。全诗语言平实但寓意深刻,通过一个具体的历史案例,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永恒矛盾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