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鹧鸪 住环堵

冬虽无火抱元阳。夏绝清泉饮玉浆。蜡烛不烧明性烛,沉香无用*心香。三年赤脚三年愿,一志青霄一志长。守服山侗环堵内,无恩相报害风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瑞鹧鸪·住环堵》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清苦修行、追求精神超脱的生活态度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物质极简,精神丰盈 诗中"冬无火""夏绝泉"的描写,不是抱怨艰苦,而是用对比手法突出修行者内心的满足——冬天靠体内元气取暖(抱元阳),夏天把普通泉水当琼浆玉液(饮玉浆)。蜡烛和沉香这些贵重物品在这里失去意义,因为修行者心中自有光明(明性烛)和芬芳(心香),说明真正的富足在于精神境界。

2. 时间见证坚守 "三年赤脚""一志长"用重复的数字强调时间的沉淀,赤脚行走的苦修和"青霄"(指天空,象征崇高理想)的志向形成立体画面。这种长期坚持不是被迫的忍受,而是主动选择的"愿",凸显修行者把苦难转化为动力的觉悟。

3. 封闭环境中的精神自由 最后两句看似矛盾——住在简陋的"环堵"(围墙)内,却自称"害风"(可能指放浪形骸)。这实际是用自嘲表达突破:物理空间的限制反而成就了精神的绝对自由,所谓"无恩相报"正是对世俗人情往来的超越,展现遗世独立的境界。

全诗魅力在于用生活细节构建修行图景:不烧蜡烛却心中有光,不用沉香却灵魂生香,脚踩泥土却心向青天。这种将日常苦难转化为精神修炼的智慧,对现代人如何在浮躁中保持内心平静仍有启发。

马钰

凤翔扶风人,徙居登州宁海,字元宝,号丹阳子。初名从义,字宜甫。海陵王贞元间进士。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,从其学道术,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。后游莱阳,入游仙宫。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。赐号丹阳顺化真人、抱一无为真人、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