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曲歌辞 远别离

莲叶团团杏花(一作荇叶)拆,长江鲤鱼鬐鬣赤。
念君少年弃亲戚,千里万里独为客。
谁言远别心不易,天星坠地能为石。
几时断得城南陌,勿使居人有行役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没问题,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:

这首诗名为《远别离》,是一首描写离别的情感诗歌。首先,从字面上来看,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:莲叶茂盛,杏花盛开(或荇叶摇曳),长江中的鲤鱼露出赤红的脊鳍。这样的景象让人想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,富有生机和活力。然而,这样的美景并没有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,反而更突出了离别的哀愁。

诗中的“念君少年弃亲戚,千里万里独为客”一句,描绘了离别的情景。离开家乡的年轻人,独自踏上漫长的旅程,这是对亲人和故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。这样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离别总是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。

接下来的“谁言远别心不易,天星坠地能为石”,以天星坠地化为石头来比喻离别的决绝和长久。无论多么艰难的离别,都会让人心痛如割,如同天上的星星坠地,最后化为坚硬的石头,长久不变。这是对离别情感的强烈表达,也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深深恐惧和无奈。

最后的“几时断得城南陌,勿使居人有行役”,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,以及对离别造成的痛苦的深深忧虑。诗人希望早日结束这种离别的痛苦,让居家的人不再经历行役的苦难。这也是对人性中渴望团聚、厌恶离别的情感的真实反映。

总的来说,《远别离》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诗歌,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强烈表达,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深深恐惧、无奈和对团聚的期盼。这样的情感是普遍的、永恒的,也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。

张籍

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