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及注释
灼(zhuó)灼荷花瑞,亭亭出水中。
鲜艳明亮的荷花代表着祥瑞,亭亭玉立站在水中。
灼灼:明亮貌。
一茎孤引绿,双影共分红。
一根花茎引出翠绿之色,两个花朵分用一片鲜红。
色夺歌人脸,香乱舞衣风。
花颜好像拿走了歌伎的面色,香气迷乱好像舞动衣服引起的微风。
名莲自可念,况复两心同。
这样的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,更何况它们的心是在一起的。
况复:何况,况且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鲜艳明亮的荷花代表着祥瑞,亭亭玉立站在水中。
一根花茎引出翠绿之色,两个花朵分用一片鲜红。
花颜好像拿走了歌伎的面色,香气迷乱好像舞动衣服引起的微风。
这样的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,更何况它们的心是在一起的。
注释
灼灼:明亮貌。
况复:何况,况且。
简析
开得鲜艳的荷花预示着吉祥,笔直的立在水面上。一支孤茎引出一抹绿,两朵花共同分开两抹红。荷花秀丽的颜色仿佛歌女的容貌,馥郁的香气如舞衣下的微风。这两朵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,况且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。
首联展现荷花动态之美,颔联为荷花着色,颈联与人作比,极写荷花的色、味,尾联是点睛之笔,揭示主旨,表达两心相悦的情感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荷花的美丽画面,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荷花的高雅和纯洁,同时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。
诗的开头“灼灼荷花瑞,亭亭出水中”,用“灼灼”形容荷花鲜艳夺目,像祥瑞一样美好;“亭亭”则描绘了荷花挺拔的姿态,仿佛从水中优雅地升起。这两句既展现了荷花的外在美,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贵气质。
接下来,“一茎孤引绿,双影共分红”,通过“一茎”和“双影”的对比,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独特之处。一茎荷花独自引领着绿色的生机,而双影则共同分享着红色的美丽。这里不仅表现了荷花的孤独与和谐,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共鸣。
“色夺歌人脸,香乱舞衣风”进一步用比喻来赞美荷花的美。荷花的颜色比歌手的脸庞还要艳丽,香气则随风飘散,扰乱了舞者的衣袂。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,强调了荷花在视觉和嗅觉上的强烈吸引力。
最后,“名莲自可念,况复两心同”,点明了荷花不仅是值得怀念的美丽植物,更象征着两颗心灵的相通。这里的“两心同”不仅指荷花的并蒂,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其美丽与高洁,同时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。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,诗人成功地将荷花的自然美与人类的情感美结合在一起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