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春三天洞至仙人岩
寒岩敛众妙,惠风荡疏木。
洞穴无人居,玲珑辟华屋。
春阴香乳流,谷温瑶草绿。
出户见前峰,重云无断续。
乘兴复杖藜,行歌散烦促。
古树含丹葩,馀雪长灵瀑。
僧扉凿阳崖,茶臼入深竹。
采真客安往,怅望空山曲。
洞穴无人居,玲珑辟华屋。
春阴香乳流,谷温瑶草绿。
出户见前峰,重云无断续。
乘兴复杖藜,行歌散烦促。
古树含丹葩,馀雪长灵瀑。
僧扉凿阳崖,茶臼入深竹。
采真客安往,怅望空山曲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探访山间洞穴和岩壁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。
开头写寒凉的岩壁收拢了各种奇妙景致,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稀疏的树木。山洞里虽然没人居住,但天然形成的洞窟像精致的房屋一样美丽。春天阴湿的空气中飘着石钟乳的清香,温暖的山谷里长着翠绿的仙草。
走出洞口就能看见前方的山峰,层层云雾连绵不断。诗人兴致高涨,拄着拐杖继续前行,边走边唱来排解烦闷。古老的树上开着红花,未化的积雪形成灵动的瀑布。僧人把房门开在向阳的崖壁上,捣茶的器具藏在竹林深处。
最后诗人感叹:那些追求真道的隐士们都去了哪里呢?只能对着空寂的山路独自怅惘。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,展现了山间早春的生机与幽静,同时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寻而不遇的淡淡失落。诗中"香乳""瑶草""灵瀑"等意象都带着仙气,让普通山景也显得超凡脱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