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诗意的酒楼场景,语言直白却韵味悠长。
前两句用色彩和动态勾勒画面:江南小城西边有座红艳艳的酒楼,春风中无数杨柳枝条轻摇,仿佛在迎接客人。这里用"红"和"绿"的鲜明对比,营造出鲜活生动的春日景象。
后两句突然转入历史时空:自从西晋文人孙楚离开后,只有唐代的李白曾在这里醉过酒,千百年来再没见过像三国孙权(紫髯公)那样的英雄人物。这里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缺席,巧妙传递出物是人非的感慨——酒楼依旧,但那些曾经的风流人物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
全诗最妙的是把酒楼作为时空交汇点:杨柳年复一年迎春,而人类的故事却在不断更迭。诗人用"红"的热闹反衬"不见"的寂寥,让读者在明快的画面中感受到淡淡的怅惘,体会到繁华易逝、英雄难再的永恒主题。
余怀
(1616—?)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,字澹心,号无怀,又号曼翁、鬘持老人。居南京。作《板桥杂记》,述秦淮妓女事。诗清而能绮,丽而不靡,有《味外轩稿》、《东山谈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