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迁莺 春游

杨花落,换春衣。
挟弹洛阳堤。
王孙锦坠香泥。
倡楼不忆归。
月钩斜,芳茵软。
醉枕红笋风暖。
满天花雨送鸱夷。
愁杀鹧鸪啼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游乐的生动画面,充满了富贵闲适的气息,但结尾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愁。

上片写白天春游的场景: 开头用"杨花落"点明暮春时节,公子哥儿们换上轻薄的春装,带着弹弓在洛阳堤上玩耍。"王孙"(贵族子弟)的华美服饰都沾上了落花和香泥,他们在青楼酒馆里纵情享乐,根本不想回家。这里用"锦坠香泥"的细节,生动展现了贵族子弟纵情声色的奢靡生活。

下片转写夜晚的休闲: 夜晚月亮斜挂,草地上散发着芳香。喝醉的公子们枕着精美的竹席,享受着暖风。这里"红笋"指红漆竹席,是富贵人家的用品。最后两句笔锋一转:漫天飞舞的花雨中,远行的船只渐渐远去,鹧鸪鸟的啼叫声让人感到无限愁绪。

全词的艺术特色: 1. 通过"挟弹"、"锦坠"、"醉枕"等细节描写,生动展现了贵族子弟的奢靡生活 2. 用"月钩斜"、"芳茵软"等意象营造出慵懒惬意的氛围 3. 结尾突然转入愁绪,形成强烈反差,暗示这种享乐生活的空虚 4. "满天花雨"的壮美景象与"鹧鸪啼"的哀愁形成对比,余韵悠长

这首词表面写春日游乐,实则暗含对奢靡生活的讽刺,结尾的愁绪暗示这种生活终将消散,就像那远去的船只一样。

丁澎

(约1622—1686)清浙江仁和人,字飞涛,号药园。回族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官主事。充河南乡试副考官,荐升郎中。科场案起,以违例被劾,谪塞上五年。工诗。早年与毛先舒、柴绍炳等人称“西泠十子”,后又与宋琬、施闰章等人号“燕台七子”。有《信美堂诗选》、《扶荔堂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