绮罗香 其二 康熙丁丑六月,舍南池上红莲作并头花,赋以纪异
杨柳阴中,菰蒲雨外,一柄犀株通体。
并著花房,宛似仙娥双髻。
算只有、蜀苣同心,只认得、峰桐连理。
又争如、水佩风裳,嫣然交影镜香里。
约开渚蘋汀蓼,恣与纤鳞队队,闹红游戏。
第一轻舟,莫放采香人舣。
浑不管、翠蝶衣翻,生怕是、绿云风起。
问沙面、头白鸳鸯,旧来曾见几。
并著花房,宛似仙娥双髻。
算只有、蜀苣同心,只认得、峰桐连理。
又争如、水佩风裳,嫣然交影镜香里。
约开渚蘋汀蓼,恣与纤鳞队队,闹红游戏。
第一轻舟,莫放采香人舣。
浑不管、翠蝶衣翻,生怕是、绿云风起。
问沙面、头白鸳鸯,旧来曾见几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是一首描写六月池塘中并蒂莲花的美丽景象的词。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词。
首句,“杨柳阴中,菰蒲雨外,一柄犀株通体。”描绘了并蒂莲花的生长环境。池塘边杨柳成荫,菰蒲丛生,雨后的环境中生长着一枝并蒂莲花。这里的“一柄犀株通体”,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并蒂莲花的形态,像是犀牛角一样坚实的植株生长在一起。
接下来,“并著花房,宛似仙娥双髻。”这句描绘了并蒂莲花的美丽形态。两朵莲花的花房紧紧相邻,就像仙女头上的双髻一样美丽动人。
第三句至第五句,“算只有、蜀苣同心,只认得、峰桐连理。又争如、水佩风裳,嫣然交影镜香里。”这里用了一些比喻来赞美并蒂莲花的美丽和珍贵。其中,“蜀苣同心”和“峰桐连理”都是比喻两物紧密相连、心心相印的意思。而“水佩风裳”则形象地描绘了莲花在风中摇曳、在水中挺立的姿态。“嫣然交影镜香里”则描绘了莲花在镜子般的池塘中交相辉映、香气四溢的美丽景象。
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池塘中的活动,“约开渚蘋汀蓼,恣与纤鳞队队,闹红游戏。”这里描绘了池塘里的小鱼在水中嬉戏的场景,它们围绕着并蒂莲花游动,与莲花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
然后,“第一轻舟,莫放采香人舣。”这句则是告诫人们要保护并蒂莲花,不要轻易采摘它们。
接下来的句子,“浑不管、翠蝶衣翻,生怕是、绿云风起。”则是描绘了风吹动莲叶的景象,莲叶在风中翻飞,就像翠色的蝴蝶和云朵一样美丽。
最后一句,“问沙面、头白鸳鸯,旧来曾见几。”则是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。在沙滩上问那些白头鸳鸯,它们是否曾经见证过这里的美景?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,也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怀念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,展现了六月池塘中并蒂莲花的美丽景象,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。语言优美,形象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
朱彝尊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