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 秋日

竹瘦桐枯菊又开。远山合抱水萦回。几行银篆蜗行过,一朵梨花蝶舞来。秋意思,闷情怀。懒将闲事强支排。倚栏目送归鸿尽,万里晴空入酒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鹧鸪天·秋日》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,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,同时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

开篇两句“竹瘦桐枯菊又开。远山合抱水萦回”勾勒出秋天的典型景象:竹子变得瘦削,梧桐树叶凋零,而菊花却独自绽放。远处的山峦环抱着蜿蜒的流水,整个画面既有萧瑟感,又带着一丝生机。这里用“瘦”“枯”形容竹和桐,突出了秋天的凋零感,而“菊又开”则暗示了生命的顽强。

接下来两句“几行银篆蜗行过,一朵梨花蝶舞来”非常巧妙。银篆指的是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,像篆书一样蜿蜒;而“梨花”在这里可能是比喻雪花或白色的花朵,蝴蝶在花间飞舞。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,让画面更加生动,也增添了秋天的静谧与灵动。

下半阕转向抒情。“秋意思,闷情怀”直接点出作者的心情:秋天带来的不仅是景色变化,还有内心的烦闷。“懒将闲事强支排”说明作者无心应对琐事,只想放任自己的情绪。最后两句“倚栏目送归鸿尽,万里晴空入酒”是点睛之笔:作者倚着栏杆,目送大雁飞远,看着万里晴空,将这一切愁绪都寄托在酒中。这里的“归鸿”象征离别或远行,而“入酒”则是借酒消愁的常见手法,让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。

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,同时传递出作者孤独、苦闷的心境。语言清新自然,画面感强,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。

刘敏中

刘敏中(1243~1318) 元代文学家,字端甫,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。自幼卓异不凡,曾任中书掾、兵部主事、监察御史等职,因弹劾秉政的桑哥,辞职归乡。后又入为御史、御史都事、翰林直学士,兼国子祭洒、翰林学士承旨等,还曾宣抚辽东山北,拜河南行省参政等。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,以时事为忧。敢于对贵□横暴绳之以法,并上疏指陈时弊。仕世祖、成宗、武宗三朝,多为监察官,受到皇帝的嘉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