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英台近

烛烟凉,筝雨歇,帘影熨秋水。
一寸横波,人倚画屏背。
玉笙吹起春魂,翻阶红药,尽消受、看花情味。
和残醉。
经年袖粉零啼,香冷合欢被。
钿缕双蝉,潘鬓竟憔悴。
此情欲说还休,彩云归梦,祗明月、照人无睡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女子在深秋夜晚的愁思,情感细腻动人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:

第一层:环境烘托 开篇用"烛烟凉""筝雨歇"等意象,营造出秋夜冷清的氛围。蜡烛的青烟、停歇的雨声,都暗示着一种寂寞。特别巧妙的是"帘影熨秋水"这个比喻,把帘子的影子比作熨平的秋水,既写出月光的清澈,又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下暗藏波澜。

第二层:人物刻画 "人倚画屏背"勾勒出一个倚靠屏风的孤独身影。"一寸横波"形容她含情的眼眸,但这样美丽的眼睛却只能对着空阶上摇曳的红芍药发呆。她吹着玉笙回忆春天,看似在赏花,实则是用这种方式排遣寂寞。

第三层:情感爆发 下阕直接展现她的痛苦:借酒消愁却醉不成欢,合欢被冷暗示独眠已久,发饰上的金蝉成对更反衬她的形单影只。"潘鬓憔悴"用美男子潘安早生白发的典故,暗示她因思念而衰老。最后"彩云归梦"道破心事:她渴望与爱人团聚,却只能对着明月失眠,所有心事最终化作一声欲言又止的叹息。

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说不出的思念"——明明满腹心事,却只能"欲说还休"。词人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,把这种压抑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女子那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世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