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时歌
挹翠楼前秋日清,挹翠楼下秋水明。海色屏开九峰晓,玉树时作蛟龙鸣。
主人爱客劝客醉,凤弦欲语杯先行。杯上菊花黄似酒,碧袖双歌若杨柳。
白日飞去红烛来,两两玉童争拍手。拍手笑,风飔飔。
初疑蓬岛,何异瑶池。人生百岁,不乐何为。不愿发再黑,但愿长醉如今时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醉时歌》描绘了一场秋日宴饮的欢乐场景,充满了洒脱豪迈的醉意人生哲学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第一部分(前四句)是环境描写:翠绿的楼台前秋高气爽,楼下的湖水清澈明亮。屏风上绘着破晓时分的九座山峰,风吹玉树发出的声响像蛟龙在吟啸。这里用"蛟龙鸣"的比喻,把普通的秋风声写得气势非凡。
第二部分(中间八句)是宴饮场景:好客的主人不断劝酒,还没等琴声响起就先举起了酒杯。金黄的菊花映着酒杯,歌女们碧绿的衣袖随舞姿摆动如杨柳摇曳。这里"杯上菊花黄似酒"的描写特别生动,把花与酒的颜色交融在一起。随着时间流逝,白昼转为夜晚,烛光中连小童都加入欢乐,成双结对地拍手嬉戏。
第三部分(最后六句)是人生感悟:在凉风习习中,诗人恍惚觉得这里就是蓬莱仙岛、瑶池仙境。直接点明主旨:人生短短百年,不及时行乐还等什么?不追求返老还童,只愿永远保持此刻的醉意欢愉。最后两句用对比手法,把"头发变黑"这种世俗愿望与"长醉"的精神追求并置,突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。
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普通的饮酒场面写得仙气飘飘,通过"蓬岛""瑶池""玉童"等意象营造出超现实的梦幻感。诗人用豪放的笔调告诉我们:快乐不在远方,就在当下举杯的瞬间。这种将日常升华为仙境的手法,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。
张天英
温州永嘉人,字羲上,一字楠渠,号石渠居士。酷志读书,穿贯经史。征为国子助教。性刚严,不好趋谒,再调不就。工诗,尤善古乐府。有《石渠居士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