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·赵竹铭深山猿啸图

万壑千岩,怪藤杖、白云高拥。
看老树、槎枒枯木,层层凿空。
修养惟藏狐豹迹,往来只有神仙种。
忽峰腰、夜笑数声猿,山灵动。
丹嶂外,寒泉涌。
巫峡下,羁愁重。
有愁人听到,寸心澒洞。
桓笛三吹无奈恨,祖鞭一舞难为勇。
到耳中、听得最分明,朝天耸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满江红》描绘了一幅深山猿啸的壮阔画面,同时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:

1. 画面感极强的自然描写 开篇就用"万壑千岩""白云高拥"勾勒出险峻幽深的山景,老树枯藤、空谷回响的细节让画面更立体。"夜笑数声猿"突然打破寂静,让整座山都"活"了过来,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非常生动。

2. 神秘氛围的营造 诗中提到这里只有"狐豹迹"和"神仙种",给人与世隔绝的感觉。寒泉从红褐色山壁涌出,又让人联想到三峡的险峻,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危险又充满灵性的秘境。

3. 巧妙的情感转折 后半段从写景转向抒情。当愁苦之人听到猿啸时,内心会掀起巨大波澜。"桓笛""祖鞭"两个典故的运用很巧妙:前者暗示用音乐排遣愁绪却徒劳,后者借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,表达即使想奋发也难施展的无奈。

4. 点睛之笔的结尾 最后猿声在耳中听得最清楚时,突然转向"朝天耸",这个结尾很有冲击力。既可能是形容山势直插云霄,也可能暗指内心郁结之气直冲苍穹,把自然景观和内心情绪完美融合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它不只是单纯写景,而是通过深山猿啸这个媒介,把外在险峻环境和内心复杂情感连接起来。猿的啼声既是大自然的声响,也成了人内心苦闷的共鸣箱,这种"借景抒情"的手法非常高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