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吴天章归中条 其二

爱汝王官谷,他年拟借居。三峰当户牖,五姓足樵渔。

田舍堪怀古,茅茨宜读书。独怜好身手,归去注虫鱼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吴天章时写的,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读书生活的赞美。

前四句写友人即将归隐的王官谷:诗人直白地说"我喜欢你住的那个地方",甚至想以后也搬去同住。那里环境清幽,三座山峰像天然屏风一样对着窗户,村民靠打柴捕鱼就能自给自足。用"五姓"代指当地居民,显得亲切自然。

五六句转入对隐居生活的想象:在简朴的农舍里既能感受历史沧桑,茅草屋更是静心读书的好地方。这里"茅茨"(茅草屋顶)与"怀古"形成有趣对比,说明真正的学问不需要豪华场所。

最后两句略带调侃:可惜你这么好的才能(好身手),回去后却要埋头研究文字训诂(注虫鱼)。"虫鱼"指古代典籍中难懂的文字,既表现友人治学的专注,也透露出诗人对纯粹学术生活的一点善意的惋惜。

全诗语言平实如话,没有刻意雕琢,却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(山峰、樵渔、茅屋)传递出对隐居生活的真切向往。最后两句的调侃让整首诗更显亲切,展现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。

王士祯

王士祯(1634—1711),原名王士禛,字子真、贻上,号阮亭,又号渔洋山人,人称王渔洋,谥文简。新城(今山东桓台县)人,常自称济南人,清初杰出诗人、学者、文学家。博学好古,能鉴别书、画、鼎彝之属,精金石篆刻,诗为一代宗匠,与朱彝尊并称。书法高秀似晋人。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。论诗创神韵说。早年诗作清丽澄淡,中年以后转为苍劲。擅长各体,尤工七绝。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,时人诮之为“清秀李于麟”,然传其衣钵者不少。好为笔记,有《池北偶谈》、《古夫于亭杂录》、《香祖笔记》等,然辨驳议论多错愕、失当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