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邵婿捧敕命还东莞

嗟我来京师,历岁已逾七。
忝职在宪台,旦夕靡遑逸。
激扬乏长材,献纳愧凉德。
慈亲在高堂,鹤发逾七帙。
一子侍晨昏,顷刻难离侧。
随官缺僮仆,干蛊鲜子侄。
去秋邵婿来,旅邸勤顾恤。
公退问安否,朝参候出入。
翁婿情怡愉,驹隙半载及。
寻蒙圣主恩,悯念慎厥职。
循例授敕词,父母亦褒锡。
光宠被一门,存没咸感激。
顾予系于官,省拜殊未得。
婿今捧敕还,戒行将有日。
制冠与服带,官贫莫能饰。
聊以备礼文,孝心徒恻恻。
惟时属仲春,阳回冰冻释。
轻舟发潞河,涉远宜谨饬。
到家当盛夏,薰风长群物。
喜气溢廷帏,荣耀生里域。
俯仰期报称,鼓舞歌帝力。
父兮尽慈爱,臣则效忠赤。
子弟敦孝敬,耕稼给徭役。
能不忝厥生,永以保贞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一位在京城做官的父亲写给女婿的送别诗,字里行间充满了真实的人情味和家庭温暖。

诗人先说自己来京城做官已经七年多,虽然担任监察官员的职位,但自认能力有限。最让他牵挂的是老家七十多岁的白发老母亲,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照顾,家里连像样的仆人都没有。去年秋天女婿来京城后,每天下班都来问候,帮忙照顾起居,让这对翁婿度过了半年温馨的时光。

现在皇帝给诗人父母颁发了嘉奖令,诗人因为公务在身不能亲自回乡,只能让女婿带着嘉奖文书回去。诗人惭愧地说自己官小俸薄,连像样的衣帽都置办不起,只能简单准备些行礼。他叮嘱女婿:春天冰雪融化时坐船出发,到家正好是夏天。想象着嘉奖文书送到时,全家人欢天喜地的场景,诗人感慨这都要感谢皇恩。

最后诗人提出对家人的期望:自己会尽忠职守,希望父亲保持慈爱,弟弟们孝顺长辈,家里男丁好好种地完成赋税。只要全家人都能本分做人,就是最大的福气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 1. 展现了古代官员的真实生活——俸禄微薄、公务繁忙却心系家庭 2. 翁婿关系亲密自然,不像现代人印象中古代严苛的家长形象 3. 把朝廷嘉奖和家庭温情巧妙结合,既有对皇恩的感激,更有对团聚的期盼 4. 最后的家训朴实无华,强调做人本分,反映普通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态度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