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赠张五弟諲三首(时在常乐东园,走笔成。) 其一
吾弟东山时,心尚一何远。
日高犹自卧,钟动始能饭。
领上发未梳,床头书不卷。
清川兴悠悠,空林对偃蹇。
青苔石上净,细草松下软。
窗外鸟声闲,阶前虎心善。
徒然万象多,澹尔太虚缅。
一知与物平,自顾为人浅。
对君忽自得,浮念不烦遣。
日高犹自卧,钟动始能饭。
领上发未梳,床头书不卷。
清川兴悠悠,空林对偃蹇。
青苔石上净,细草松下软。
窗外鸟声闲,阶前虎心善。
徒然万象多,澹尔太虚缅。
一知与物平,自顾为人浅。
对君忽自得,浮念不烦遣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是王维写给好友张諲的幽默调侃之作,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调,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。
诗中前六句像拍短视频一样,生动记录了张諲的懒散日常:太阳老高了还在赖床,寺庙钟声响了才肯吃饭,头发乱蓬蓬不梳,床头的书也懒得翻。这些细节看似吐槽,实则透露出对友人洒脱性情的欣赏。
中间六句镜头转向自然景物:清澈的溪流、静谧的树林、长满青苔的岩石、松树下柔软的细草,还有窗外悠闲的鸟鸣。最有趣的是"阶前虎心善"这句,把猛兽都写得温顺可亲,暗示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。
最后六句是点睛之笔。诗人说虽然世间万物纷繁复杂,但友人保持淡泊心境,像广阔天空般超脱。相比之下,自己反而显得世俗浅薄。这种自嘲式的对比,既夸赞了友人的高洁品格,又展现了真挚的友谊。
全诗妙在把隐居生活写得既真实又诗意,既有烟火气又有仙气。通过日常懒散与自然美景的对照,传递出"心远地自偏"的生活智慧,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超脱世俗的闲适之美。
王维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