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字叠韵诗

后牖有榴柳,梁王长康强。
偏眠船舷边,载匕每碍埭。
六斛熟鹿肉,暯苏姑枯卢(何逊○《太平广记》二百四十六。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五字叠韵诗》看似简单,却藏着有趣的文字游戏和音韵之美。

1. 形式特点: 全诗六句,每句五字,句句押韵(比如“榴柳”“康强”“碍埭”等),而且每句内部字词的发音也刻意相似(如“后牖”“榴柳”),读起来像绕口令,充满节奏感。

2. 内容解读: 虽然句子表面意思不太连贯,但能看出一些生活画面: - 前两句可能描写贵族生活(“梁王”指权贵,“榴柳”“长康”可能是庭院景物或人名)。 - 中间两句写行船困扰(“偏眠船舷”是侧身睡在船边,“碍埭”指船桨常碰到堤坝)。 - 后两句提到美食(“六斛鹿肉”是大量鹿肉)和植物(“暯苏”“姑枯卢”可能是草药或方言植物名)。

3. 趣味所在: - 音韵实验: 诗人故意用发音相近的字堆叠,像“榴柳”“枯卢”,让人读起来舌头打转,类似今天的“红鲤鱼与绿鲤鱼”绕口令。 - 生活幽默: 比如“载匕每碍埭”写划船总撞堤坝,有种无奈的滑稽感。 - 隐藏信息: 可能暗含对贵族奢靡(梁王、鹿肉)或行船艰辛的调侃,但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深挖。

总结: 这首诗更像文字游戏,重点不在深刻含义,而在于玩转语言的声音和节奏,展现古人对汉语音韵的敏感和幽默感。

萧衍

梁高祖武皇帝萧衍(464年-549年),字叔达,小字练儿。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(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)人。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。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,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。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,封临湘县侯,官至丹阳尹知事,母张尚柔。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,南齐中兴二年(502年),齐和帝被迫“禅位”于萧衍,南梁建立。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,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。在位颇有政绩,在位晚年爆发“侯景之乱”,都城陷落,被侯景囚禁,死于台城,享年八十六岁,葬于修陵,谥为武帝,庙号高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