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益公丞相天香堂

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,谪仙作颂天无功。
君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,领袖众芳捧尧日。
此花司春转化钧,一风一雨万物春。
十分整顿春光了,收黄拾紫归江表。
天香染就山龙裳,馀芬却染山水乡。
青原白鹭万松竹,被渠染作天上香。
人间何曾识姚魏,相公新移洛中裔。
呼酒先招野客看,不醉花前为谁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《题益公丞相天香堂》描绘了一幅春天花香四溢、万物复苏的景象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。
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沉香亭北专东风”,这里的“沉香亭”是一个充满香气的地方,象征着春天的到来。东风带来了温暖和生机,使得万物开始复苏。接着,“谪仙作颂天无功”中的“谪仙”指的是李白,他以诗赞美自然,而“天无功”则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,人力无法完全掌控。

诗中还提到了“君王殿后春第一”,这里的“君王殿”象征着权力和尊贵,而“春第一”则强调了春天的重要性和美好。作者通过“领袖众芳捧尧日”来形容春天里各种花卉争相开放,如同众星捧月,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
接下来的几句,“此花司春转化钧,一风一雨万物春”,进一步强调了花朵在春天中的重要作用,它们引领着春天的变化,风雨的滋润使得万物复苏。而“十分整顿春光了,收黄拾紫归江表”则描绘了春天里一片繁荣的景象,各种颜色的花朵点缀着大地,美丽无比。

诗中还提到了“天香染就山龙裳,馀芬却染山水乡”,这里的“天香”指的是花香,它染遍了山川大地,使得整个自然都充满了香气。而“青原白鹭万松竹,被渠染作天上香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香气的弥漫,连松竹和白鹭都被花香所感染,仿佛置身于天上的仙境。

最后,诗中提到了“人间何曾识姚魏,相公新移洛中裔”,这里的“姚魏”指的是牡丹花,而“相公新移洛中裔”则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喜爱和珍视。作者通过“呼酒先招野客看,不醉花前为谁醉”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美景的陶醉和享受,愿意与朋友一起饮酒赏花,共度美好时光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花香和自然美景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。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世界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