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题南岩寺》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寺庙景象,充满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感。
开头两句“谁把长竿钓巨鱼,至今蹲石倚空虚”,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:仿佛有人曾经在这里用长竿钓鱼,但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石头,给人一种时光流逝、无人问津的孤寂感。这里既写出了寺庙的古老,也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寂静。
接下来的“蜂房爱向山崖结,鸟迹疑从海岛居”,写的是山崖上的蜂巢和鸟儿的踪迹,仿佛这些生物也偏爱这片净土,甚至让人联想到它们是不是从遥远的海岛飞来。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,给人宁静而神秘的感觉。
“入座翠岚生昼寂,夹川红树照春馀”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:翠绿的山峦在白天显得格外静谧,两岸的红树映衬着春天的余晖。这两句展现了寺庙的美丽景色,既有山峦的沉稳,又有春天的生机,给人一种宁静与美好并存的感觉。
最后两句“任公此去三千载,为看芳碑一慨吁”,提到了一个叫“任公”的人,他离开这里已经三千年了,而如今看着这些古老的石碑,不禁让人感慨万千。这里既表达了时光的漫长,也抒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怀念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南岩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,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之美。诗中有对古老寺庙的敬仰,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既写出了寺庙的孤寂与神秘,又呈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。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感。
吕声之
绍兴新昌人,字大亨。以能诗名。师陈傅良而友蔡幼学,同升太学。宁宗嘉定间历官宿松尉、平阳丞,终昭信军节度推官。有《沃洲杂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