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(木樨)

霜威凄紧,政悲风摇落,千山群木。十里清香方盛赏,岩桂娇黄姹绿。九畹衰业,东篱落蕊,到此成粗俗。孤标高远,淡然还媚幽独。憔悴诗老多情,问佳人底事,幽居空谷。日暮天寒垂翠袖,愁倚萧萧脩竹。林下神情,月边风露,不向雕栏曲。殷勤惟有,篆烟留得馀馥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念奴娇(木樨)》描绘了桂花(木樨)之美和诗人的感慨。让我们一步步来理解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:

1. 开头景象描写: - "霜威凄紧,政悲风摇落,千山群木。" 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霜意寒冷,风声凄厉,树木纷纷凋落。这里用寒冷的霜和萧瑟的风来衬托桂花在寒霜中依然盛开的坚韧。

2. 桂花的美丽: - "十里清香方盛赏,岩桂娇黄姹绿。" 这句描述了桂花的香味和色泽,十里飘香,桂花的颜色非常迷人,黄中带绿,娇嫩可人,让人忍不住想要欣赏。

3. 反衬其他植物: - "九畹衰业,东篱落蕊,到此成粗俗。" 这里用其他植物来反衬桂花的美。九畹指的是屈原《离骚》中的芳草,这里指的是其他芳香植物,但相比之下,它们已经显得不那么精致了。

4. 诗人对桂花的赞美: - "孤标高远,淡然还媚幽独。" 桂花不仅美丽,还孤高自赏,与众不同,它的美就如同它的气味一样,清淡高雅,却又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。

5. 诗人的情感表达: - "憔悴诗老多情,问佳人底事,幽居空谷。" 这句诗人自比为多情的诗人,询问美丽的花儿为何独居山谷,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

6. 诗人对桂花的进一步赞美: - "日暮天寒垂翠袖,愁倚萧萧脩竹。" 桂花在寒冷的傍晚仍旧高挂枝头,仿佛女子在寒风中垂下的翠袖,给人一种凄美之感。

7. 环境与桂花的对比: - "林下神情,月边风露,不向雕栏曲。" 描写了桂花在树林、月光下的自然美景,对比了那些在雕栏玉砌中的装饰性植物,显得更自然、高雅。

8. 结尾的赞颂: - "殷勤惟有,篆烟留得馀馥。" 最后诗人感叹只有篆香(古时的一种香)还留下桂花的余香,表达了对桂花之美的深深感慨和留恋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词通过对桂花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。桂花不仅美丽,而且在孤独中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这种独特的气质在诗人眼中是值得深深称赞的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