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影
闲庭翠暖。
怪梧叶、无情先送幽怨。
敲响空阶,不管愁人,临风刚赋秋扇。
西风最惜分离苦,便尽日、萧萧深院。
自那时、蹙损双蛾,怎向这回重展。
休问年来憔悴,绿窗春去后,吟事都懒。
弄影银蟾,轻荡湘波,偏照天涯人面。
芭蕉叶叶篱边碎,又忍卷、珠帘重看。
便唤取玉宇春回,别是一番莺燕。
怪梧叶、无情先送幽怨。
敲响空阶,不管愁人,临风刚赋秋扇。
西风最惜分离苦,便尽日、萧萧深院。
自那时、蹙损双蛾,怎向这回重展。
休问年来憔悴,绿窗春去后,吟事都懒。
弄影银蟾,轻荡湘波,偏照天涯人面。
芭蕉叶叶篱边碎,又忍卷、珠帘重看。
便唤取玉宇春回,别是一番莺燕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疏影》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的庭院景象,情感细腻,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往事回忆的复杂情绪。
开篇的“闲庭翠暖”点明了场景,但紧接着的“怪梧叶、无情先送幽怨”却带来了一丝凄凉。梧桐叶在秋天最早凋落,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的幽怨与无奈。接下来的“敲响空阶,不管愁人”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,风吹过空荡的台阶,仿佛在敲击着诗人的心弦,而他却无法摆脱愁绪。
“西风最惜分离苦,便尽日、萧萧深院”继续以秋风为意象,西风象征着离别和思念,整日吹拂着寂静的庭院,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。而“自那时、蹙损双蛾,怎向这回重展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长久以来的痛苦,眉头紧锁,难以舒展。
接下来的“休问年来憔悴,绿窗春去后,吟事都懒”则是对自己心境的坦白。诗人不愿再提这些年来的憔悴,春去秋来,曾经的吟诗作对也变得无趣。这种心境的变化,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倦怠。
“弄影银蟾,轻荡湘波,偏照天涯人面”转而描绘夜晚的景象,月光洒在水面上,波光粼粼,仿佛在照耀着远在天涯的人。这里的“天涯人面”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。
“芭蕉叶叶篱边碎,又忍卷、珠帘重看”则通过芭蕉叶的破碎,象征了诗人内心的破碎与无奈。他不忍再看那珠帘,因为每一次看都会勾起更多的回忆与痛苦。
最后,“便唤取玉宇春回,别是一番莺燕”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他渴望春天能够重回大地,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,期待着“莺燕”的欢歌笑语,象征着新的生活与新的开始。
整首词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、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。情感层层递进,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未来的希冀,读来令人感同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