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陈元光平潮寇诗①

抱磴从天上,驱车返岭东。
气昂无丑虏,策妙诎群雄。
飞絮随风散,馀氛响日镕。
长戈收百甲,聚骑破千重。
落剑惟戎首,游绳系胁从。
四野无坚壁,群生未化融。
龙湖膏泽下,早晚遍枯穷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平定叛乱、恢复和平的壮丽场景,展现了英勇善战、智谋过人的将领形象,以及最终带来的和平与繁荣。

首先,诗人以“抱磴从天上,驱车返岭东”开篇,描绘了将领从高处俯瞰战场,迅速行动的景象,给人一种从天而降、势不可挡的威严感。

接下来,“气昂无丑虏,策妙诎群雄”展现了将领的英勇与智慧。他气势高昂,敌人无法抵挡;他的策略精妙,让众多敌对势力屈服。这里不仅突出了将领的个人魅力,也强调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。

然后,“飞絮随风散,馀氛响日镕”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场面和最终的胜利。敌人的抵抗如同飞絮般被风吹散,残余的敌对势力在阳光下消融,象征着和平的到来。

“长戈收百甲,聚骑破千重”进一步强调了将领的英勇和军队的强大。他们手持长戈,击溃了敌人的层层防御,展现了无坚不摧的力量。

“落剑惟戎首,游绳系胁从”则描绘了战后对敌人的处理。将领只斩杀了叛乱的首领,而用绳索束缚了那些被迫参与叛乱的人,显示了他在胜利后的仁慈与宽容。

最后,“四野无坚壁,群生未化融。龙湖膏泽下,早晚遍枯穷”描绘了战争结束后,四野恢复了平静,百姓的生活逐渐恢复,和平的恩泽如同龙湖的水一样滋润着大地,早晚将遍及每一个角落,让贫困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和平带来的福祉。

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有力的语言,展现了将领的英勇与智慧,以及最终带来的和平与繁荣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。

许天正

许天正(649~718),字允心,号云峰,唐豫州汝阳(今河南汝南)人,出身于书香世家,是蜀汉名臣许靖的第十四代孙。年幼受家庭熏陶,有很好的文化基础,又喜军事,精研孙吴兵法和历代兵家的战略战术。曾任陈元光的副使,总章二年(669年)任泉、漳团练使,赠殿前太尉,官至宣威将军。被誉为“漳南开基”始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