绮罗香 媚夜香深,嬉春梦短,依依揽袂,奚复为情。

绮夕埋愁,佳春殢醉,客思又消多许。杨柳才青,便有莺栖燕住。

楼一角、三面花藏,帘半卷、二更月度。拨兰篝、香酽如云,管他天际有风露。

犀卮琼液正满,堪听筝弦变响,暗挑离绪。杜宇催人,烟外鹁鸪催雨。

把心头、万种悲欢,了眼底、片时侬汝。解缠腰、半摺罗巾,染将啼泪去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孤独旅人在春夜中的复杂情感。诗词从夜晚的愁绪和春天的醉意开始,表达了旅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。杨柳刚刚变绿,莺鸟和燕子已经栖息,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,但旅人却无法融入这份生机,依然沉浸在愁绪中。

诗词中的“楼一角、三面花藏”和“帘半卷、二更月度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,花草环绕,月光透过半卷的帘子洒进来。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点燃香炉,香气浓郁,仿佛能隔绝外界的风露,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。

接下来,诗词提到了“犀卮琼液”,指的是美酒,旅人正喝着酒,听着筝弦的声音,音乐勾起了他的离愁别绪。杜宇鸟的叫声和鹁鸪的鸣叫似乎在催促着旅人,仿佛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离别。

最后,旅人将内心的万般悲欢都凝聚在眼底,仿佛在片刻之间经历了所有的情感起伏。他解下腰间的半摺罗巾,沾染了泪水,象征着他将这份情感带走了。

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手法,展现了旅人在春夜中的孤独、思念和无奈。诗词的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旅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姚燮

姚燮(1805—1864)晚清文学家、画家。字梅伯,号复庄,又号大梅山民、上湖生、某伯、大某山民、复翁、复道人、野桥、东海生等,浙江镇海(今宁波北仑)人。道光举人,以著作教授终身。治学广涉经史、地理、释道、戏曲、小说。工诗画,尤善人物、梅花。著有《今乐考证》、《大梅山馆集》、《疏影楼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