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思耗 得秋锦家兄都下书

十四楼边客。倚小山、望断蓟门消息。玉屑瘦书,锦砂圆印,遥堕鸿翼。

剪孤烛开封,但言秋到梦故国。记别离、西水驿。正芰露侵装,荻风吹缆,絮语晓鸡声里,月残林黑。

悽恻。年华又隔。料柘垣、败叶初积。赋工何益,枉教挥尽,一床健笔。

怕旧侣丛鸥笑人、苔翠生钓石。两鬓色、应未白。算不若归来,沧浪随意泛宅,樵弟渔兄计得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收到远方兄长来信后的思乡之情,用秋日景象和日常细节传递深沉情感。

上片从"十四楼边客"开篇,点明自己作客他乡的身份。倚靠小山眺望远方,却始终等不到来自蓟门(代指京城)的消息。直到收到用玉屑纸写的瘦削家书,盖着朱砂圆印,像大雁的翅膀般遥远寄来。深夜剪烛读信,信中说家乡已入秋,让他想起当初在西水驿分别的场景——那时菱角沾露打湿行装,芦苇风中解缆启程,在鸡鸣月落的黎明时分依依话别。

下片直抒胸臆:时光流逝令人伤感,猜想兄长住所的围墙边已积满落叶。纵有生花妙笔,写尽相思又有何用?更怕故乡水边的鸥鸟嘲笑自己:你两鬓未白,为何不归?不如学渔夫樵夫,回到故乡泛舟水上,与兄弟相伴终老。

全词亮点在于: 1. 用"剪烛读信"、"菱角露水"等生活化场景让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2. 结尾突发奇想,怕故乡鸥鸟嘲笑,这种拟人手法让情感更鲜活 3. "樵弟渔兄"的归隐设想,道出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结 4. 通篇没有直说"想家",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乡愁

就像现代人收到老家快递时,包裹上的水渍、附带的土特产都能让人瞬间破防一样,这首词通过书信、落叶这些寻常事物,写出了所有漂泊者共通的柔软心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