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安郡中偶题二首·其二

秋声无不搅离心,梦泽蒹葭楚雨深。
自滴阶前大梧叶,干君何事动哀吟。

译文及注释

秋声无不搅离心,梦泽蒹(jiān)(jiā)楚雨深。
秋天的声音都会扰乱客子离人的心绪,云梦泽上芦苇苍苍,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浓密。
梦泽:即云梦泽。蒹葭:指芦荻,芦苇。

自滴阶前大梧叶,干君何事动哀吟。
雨滴自己滴到台阶前的大梧桐叶,关您什么事呢而作哀伤的吟唱?
干:触犯,冒犯;关连,涉及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秋天的声音都会扰乱客子离人的心绪,云梦泽上芦苇苍苍,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浓密。
雨滴自己滴到台阶前的大梧桐叶,关您什么事呢而作哀伤的吟唱?

注释
梦泽:即云梦泽。蒹(jiān)葭(jiā):指芦荻,芦苇。
干:触犯,冒犯;关连,涉及。

创作背景

从诗题可以看出,这两首诗作于齐安(今湖北黄州),应是即景抒情之作。其创作时间当在秋天,具体年份不详。

简析

这首诗也是描写秋天的齐安(黄州)景物,寄托了诗人背井离乡的怅恨心情。全诗写秋日雨景,通过秋声楚雨,阶前梧叶,构成秋雨图画。诗中字字皆秋色,句句皆秋色,吟之身寒,且融入“哀吟”等主观情绪,愁恨袅淡,一咏三叹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绵绵的傍晚,诗人独自感伤的场景。

第一句"秋声无不搅离心"说秋天的各种声音(风声、雨声、落叶声)都在扰乱着诗人本就不平静的心绪。就像我们心情不好时,连窗外的雨声都会让人觉得格外烦躁。

第二句"梦泽蒹葭楚雨深"用楚地(今湖北湖南一带)的雨景来烘托愁绪。想象一下:在云梦泽畔,芦苇在深秋的雨中摇曳,整个画面都笼罩在灰蒙蒙的雨雾中,这种景象自然让人感到忧郁。

后两句最有意思,诗人说"自滴阶前大梧叶,干君何事动哀吟":台阶前的大梧桐叶自顾自地滴着雨水,关你什么事啊,你为什么要对着它伤心呢?这里诗人其实是在自问自嘲,明明只是树叶滴水这样平常的事,自己却忍不住要感伤,显得有点可笑。

整首诗妙在把秋天常见的景物和人的情绪巧妙地联系起来,既写出了秋雨的萧瑟,又通过"质问梧桐叶"这个细节,生动地表现了人有时会无端陷入忧郁的心理状态。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看到落叶也会莫名伤感一样,诗人把这种微妙的情绪变化捕捉得特别准确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