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漏迟 文粹庵明府招同如冠九宫赞山,钱筱南茂才符祚集东湖客舍,湖堤夜归。

碧云笼院宇,提壶唤起,天涯鸥鹭。
水阁烟亭,雅称俊游尊俎。
一月春阴未醒,早耽误、芳华如许。
闲意绪。
催成薄醉,坐销香炷。
残灯送客湖边,绕曲折长堤,夜深归路。
垂柳丝丝,错认晓寒离浦。
似恐相思忘了,写澹月、疏星微雨。
愁听取。
三更四更更鼓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次夜晚湖边的聚会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,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思绪。

首先,词的开头“碧云笼院宇,提壶唤起,天涯鸥鹭”写出了暮春时节,天空中飘着淡雅的白云,像是给庭院披上了一层轻纱,白鹭似乎也被这温柔的氛围所吸引,纷纷聚集在湖边。“水阁烟亭,雅称俊游尊俎”则点明了这次聚会的地点和氛围,水阁和烟亭是如此雅致,似乎专门为这样高雅的聚会准备。

接下来,“一月春阴未醒,早耽误、芳华如许。闲意绪。催成薄醉,坐销香炷”表达了春天本来生机勃勃,却因为连绵的阴雨天气而显得迟钝和慵懒,让人心生淡淡的哀愁。再加上闲适的心情和微醉的感觉,更添了几分无奈和惆怅。

“残灯送客湖边,绕曲折长堤,夜深归路”描写了夜深人静时,聚会在湖边告一段落,人们重新点燃微弱的灯光,沿着曲折的湖堤慢慢回家的情景。“垂柳丝丝,错认晓寒离浦”则暗示了夜晚的寒冷,以及柳树在微风中摇曳,似乎也在感受着夜中的冷意。

“似恐相思忘了,写澹月、疏星微雨”用恬静的月光、稀疏的星星和细雨,构成了一个温柔而忧郁的画面,仿佛在警告自己不要忘记这段美妙的时光。“愁听取。三更四更更鼓”则用深夜的更鼓声收尾,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忧愁和思念。

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作者在夜晚湖边聚会时的心境,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,也有对远方的思念。

黄燮清

黄燮清(1805~1864)晚清诗人、剧作家。原名宪清,字韵甫,号韵珊,又号吟香诗舫主人。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举人,后屡试不第,晚年始得宜都县令,调任松滋,未几卒。少工词曲,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。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,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,颇具特色。有《倚晴楼诗集》及《倚睛楼七种曲》传世。

0